首页 常识
您的位置: 首页 > 常识 >

沂蒙电视剧全集解说(《沂蒙》:透过大山中的百姓故事感受时代的厚重)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1-12 09:39:13    

例如《沂蒙》,沂蒙讲述的是沂蒙山区百姓的故事,故事的主要发展和延伸都在沂蒙地区展开,展现了沂蒙地区的地域文化。沂蒙是山区,村庄依山而建,村民与山有着深厚的情谊,山第一次出现是在第一集,村民以为日军要进村,纷纷上山躲避,此时的大山是柔弱村民的保护伞;所谓靠水吃水、靠山吃山,大山为村民带来的不仅是保护的作用,山上有着丰富的植被资源,李月负责安置首长在山上养伤,农村药材短缺,李月婆婆便上山为首长采药;为了保护给八路伤员补充营养的奶牛,村民在山上凿洞藏牛、藏粮;最后一集中,继成在心甜的陪伴下上山,迷恋地望着整个村庄而后在大山的怀抱中安然去世。

大山在沂蒙百姓心中不仅仅是一座山更多的是一份寄托一个灵魂的归宿,大山中生长的人们在性格上继承了大山的坚毅和纯粹,坚决抗日宁愿失去生命也誓不妥协,28集中,李忠奉夫妇为保护村里粮食,主动将日军引至自己家中,与日军共同喝下下了老鼠药的粥,夫妇二人大义凛然与日军同归于尽。

因村庄背靠山而建,马牧池村的房屋庭院设计是阶梯而上的,每家每户沿着石板阶梯一户户呈梯形排列,典型的北方土坯外观加草毡屋顶,院子内随处可见玉米秸秆和棒槌。饮食上,煎饼卷大葱是传统而又经典的主食,在36集中,为给前线战士准备食物,于宝珍带着村里的妇女队伍不眠不休摊煎饼,柴火不够用村民便主动将自家屋顶上的草毡取下作为燃料,两天之内于宝珍们完成了五千斤煎饼的任务。

此时的煎饼早已不只是一种食物,它载着普通百姓对和平的期望。《沂蒙》剧中,演员都是一口地道的山东沂蒙方言,贴合人物设定的同时,原汁原味的氛围更容易将沂蒙的地域文化展现出来,更易感染观众。

《青岛往事》的故事背景设置在上世纪30年代,那时的青岛被德国人占领统治,建筑风格上除却传统的中国房屋,洋人区都是装修精美的复式洋房。买办、出口贸易、洋行等生意是当时青岛主要的商业经济发展,剧中不仅描绘了当时青岛的经济繁荣,对青岛当地普通人的生活也进行了细致的展现,比如劈柴院的生活,不仅有变戏法还有说书唱戏等传统技艺,更有春和楼这样的老牌饭馆,在吃食上以青岛大虾、蛤蜊等海鲜为主,“大嫚、小嫚”的方言称呼极具青岛特色。

更是多次安排发生在海边的情节,革命者谷蓝夫妇、满仓和天佑的父母等去世后都埋葬在海边,满仓三兄弟在海边结拜、人物情绪低落时都选择到大海边排解,大海以其宽广的胸怀包容和爱护着奋斗路上遭受挫折的灵魂。

山东影视传媒集团(以下简称山影)建立于2012年9月,前身是成立于1986年的山东电影电视制作中心,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电影、电视剧制作经验。三十年来,山影创作了几十部脍炙人口的佳作,不仅赢得口碑亦赢得市场。

从早期连续三年获得电视剧金鹰奖、飞天奖一等长篇电视奖的《武松》、《今夜有暴风雪》、《高山下的花环》开始,山影的剧作风格便逐渐奠定。90年代时期,山影没能继续三连冠的辉煌,但仍旧奋斗在电视剧制作的一线,生产出《小小飞虎队》、《沂蒙山人》等电视剧。

2000年以来,山影再次迸发出新的活力,先后推出电视剧《大法官》、《大染坊》、《誓言无声》等五部电视剧,并在央视一套综合频道接连播出,广受好评。2008年电视剧《闯关东》的播出使山影“轰动”全国,可以说《闯关东》是山影在新世纪最重要的节点之一,但此时,与山影的称呼相比,“鲁剧”这个带有地域文化特征的称谓要更加出名,因为山影,鲁剧的品牌逐渐打响全国。

根植于齐鲁大地的文化传统,以“犀利”的眼光、“苛刻”的要求进行主旋律影视创作,是山影的追求。在保持既厚重大气又质朴自然的创作风格下进行精心的制作,是山影不断崛起的窍门所在。

“我们努力通过丰富电视剧的类型和样式,把主旋律的厚重和大众艺术的通俗有机地融为一体,不断推动艺术创新”,在脚踏实地扎根作品的同时不断追求创新,是山影的奋斗目标,在这样正确的精神指引下,山影频出精品,既有以传统视角和创作手法讲述革命历史的《南下》、《沂蒙》、《北方有佳人》等剧,亦有《生死线》、《北平无战事》、《战长沙》等以独特视角和手法进行叙事的“新型”战争、革命剧,这些剧进一步巩固了山影厚重大气的创作风格以及对制作的不断探索。

2015年电视剧《琅琊榜》的播出,使山影的名气更盛,一时间凡“山影出品必属精品”的认知火遍全国,“山影出品”逐渐代替“鲁剧作品”的称谓,不再特指有着地域文化特色的山东电视剧,而是以山东优秀文化为内核,始终坚守创作本心、不断打磨剧作、注重质量和细节所创造出的文艺精品。

赵冬苓在山影成立的次年(1987年)便进入山影工作,从1992年开始担任电视剧《大地缘》的编剧至今,赵冬苓三十多年的编剧创作生涯与山影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山影是赵冬苓编剧路上的“引路人”,山影和赵冬苓既互相影响又互相成就,山影精神的构建离不开赵冬苓等人的努力,山影精神的传承亦需要赵冬苓等人的不断探索和进取。

山影作为人才密集型的影视制作产业,在专业型人才的培养上不遗余力,三十多年来,培养了赵冬苓、孔笙等一批专业素质过硬的精兵干将,赵冬苓三十多年的创作,大部分都与山影息息相关。山影注重对现实主义作品的创作和追求,赵冬苓的作品类型与风格与山影相呼应,赵冬苓的五十多部作品全部都是厚重大气的现实主义题材。

电视剧作为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受到政治、经济和大众文化环境的多种影响,更加贴近人民大众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属性更加浓厚,无论是山影还是赵冬苓,将现实主义作为创作的主要内容以此来反映社会生活和答疑解惑的文化范本是中国影视创作者的文化自觉。

一方面,从生活中寻找真实创作源泉,坚持艺术来源于生活的原则,以艺术创作的手法重塑不同年代的不同故事。

“找到一个角度,就可以成就一部作品”,用不同的故事映射出社会的变化发展。赵冬苓一擅长以普通人物的故事来反映社会问题,例《天边有个威海卫》讲述下岗女职工的再就业,时代变革浪潮下被“抛弃”群体的辛酸和重生故事,有着很强的现实社会意义。

在经济文化都高速发展的今天,各行各业依旧在上演着“裁员”大戏,女性身上带有的柔弱和隐忍既是女性特有的优势亦是职场中被女性轻视和歧视的关键所在,社会和企业如何突破对女性的固有思维以及女性如何打破被偏见是亘古不变的话题。二尊重历史,在进行艺术加工的同时构建相对理性的叙事,传递正确的价值观念。

赵冬苓的作品中多是英雄人物和革命年代剧,可供发展和想象的艺术空间很大,但在赵冬苓的创作中,从未出现“脑洞过大”的手撕鬼子、钢刀硬过子弹等情节,即使在特殊年代“喜新厌旧”抛弃老家妻子另娶的角色,也终在生活的磨难和时间的流逝中醒悟,好人不一定长寿,但坏人一定会遭受惩罚,赵冬苓将自身正确的价值观不断延续到剧作和人物之中。

三坚持观众本位的创作意识,用凡人的角度写凡人故事,始终将自己摆在与观众的同一水平面,实地体验、切身体会原型人物的真实感受,用细节精益求精,使故事和人物真正触动观众内心。另一方面,在艺术性和商业性相结合的同时,赵冬苓始终坚持一个简洁有力的主题创作方式。

《沂蒙》讲述了无私奉献的沂蒙精神;《青岛往事》围绕三兄弟的创业发家史,展现了充满活力的时代精神;《中国地》围绕“中国地”展开,强调家国归属;《我的亲爹和后爸》以嬉笑怒骂的形式展开,探讨完整家庭的重要性。主题虽然简洁但绝对有力,无论是家国观念还是亲子关系,无一不是大众观念中最重要的文化精神归属,蕴含着无穷的向上力量。

“这辈子,我只想做好一件事情,那就是写电视剧”,抱着这样坚定的信念,赵冬苓连续不断地创作了三十多个春秋,赵冬苓与山影一起奋斗和成长,迎来共同的辉煌,诚如观众所见和赵冬苓所说“电视剧虽然是个消费品,但我想把它做得漂亮、有品质”,这就是作为大众剧作创作的赵冬苓编剧和山影的艺术追求,在市场和艺术之间始终保持初心、建立平衡。

随着资本的不断涌入,我国影视市场逐渐资本化,影视创作越来越多的受到商业因素的影响,导致市场上出现一批以盈利为目的的影视作品。一段时间内,影视市场充满“华丽地”浮夸风,从影视行业的长久发展来看,这种现象是“不健康”的畸形态势。

在上述情况下,许多编剧尤其是新人编剧,无可奈何地走上了“无脑”的创作之路,只重形式而不重作品的内容表达更遑论文化精神的传输。针对影视市场的“过度”资本化,相关部门出台多项政策引导市场在正常轨道运行,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在继续大胆推进改革、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同时,把握好意识形态属性和产业属性、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无论改什么、怎么改,导向不能改,阵地不能丢。影视创作作为文化产业中的一环,应在正确的文化指引方向下深耕,应多创作“主旋律”作品,对于“主旋律”这一概念,赵冬苓有着自己的理解,“其实主旋律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主流,是真善美的东西,这难道不是我们该向往和追求的吗?至于作品好不好看,取决于整个艺术创作的过程,而不是由题材决定的”。

相关文章